CULTURAL ACTIVITY
文化活动
地方再想象,废墟上重塑理想家园返回上一级 》
右岸国际艺术驻留活动的第一波浪潮——中国美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场所空间艺术工作室主题为“倾听老物件的日常述说”的展览在鼎城区沅水右岸棚改现场落地生花。
这场由辅导老师赵明、艺术家兼策展人石玩玩以及第六工作室学生们打造的展览,将现场直接设立在拆迁废墟上,把老物件、声景、建筑遗存进行重组,再构了地方的日常情境,使艺术复归日常,走进社区和社群。
01
走街串巷,只为寻得属于常德人心中的理想家园
理想的家是什么状态?最简单的家是什么概念?
最能体现心中桃花源的色彩是什么?
中国美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场所空间艺术工作室针对这次驻留活动设计了三份问卷,旨在强调“在地”、“纪念”与“参与”。师生们带着具有针对性的问卷和善于倾听的心走街串巷、入户采访、全面调研,创作团队作为他者的身份暂时介入并对生活在此地的居民展开想象,多方了解他们曾经的故事和生活,探知住民的心声,从多元的诉求中寻找答案。
在六百多份答卷的反馈中,有人强调亲人,“一家人在一起谁都不少”,才能称作“家”;有人提及家具,“一个舒服的床和沙发便能提供安全感”;有人说宠物,“陪伴成长不离不弃的田园犬”……诸多的诉说和想象构成沅水右岸每个人切实的理想家园。
△ 大湖路 创作团队实地调研
△ 赵明——“这次创作强调在地性、纪念性与参与性。我们针对问卷,以外来人的身份,来介入、想象生活在此地的居民,他们发生的故事和曾经的生活状态。”
在调研过程中,创作团队随机采集了各种源自老街巷弄与街坊邻里的声音,平常却独具味道。
茶室中突然兴起的唱戏声、老人们闲聚的聊天声、各种此起彼落的叫卖声……这些声音场景将在创作团队手下与收集的老物件一起,通过再造展陈,唤起原住民过往生活中的集体记忆。
02
废墟重塑,是纪念过去更是想象未来
近一周的现场考察,最后以“倾听老物件的日常述说”展览活动呈现。
这场展览的材料来源于当地拾荒小分队此前在拆迁现场拾捡的老物件,它们大多是居民们搬家时被遗弃的一些生活家具和物品。布展现场完全基于调查中问卷反馈的典型,展示了住民们对“家”类型化的描述和想象。
展览直接介入拆迁中的废墟现场,致力于打造一个没有围墙阻隔的开放之家。关于展场选址,创作团队最终敲定了一座正在拆迁的三层楼房及附近场域,充分利用拆迁建筑遗存绝佳的现场感和废墟感,把老物件、声景、建筑遗存物等进行重组,再构了本土和地方的日常情境,使艺术走进社区和社群,真正复归日常。
△ 这栋建筑是临江最近的半拆迁建筑物的遗留,沅江和堤坝成为了展览的天然背景。创作团队对这栋建筑进行了半涂装,将符号性的沅水曲线与拆迁进行中的建筑立面进行意义的叠造,它们共同触发了场所空间多元语境的生成,把拆迁这种暂时破坏性、干扰性的介入行动与沅水右岸发展的未来性、美好性紧密融合。
△ 展览现场
创作团队从之前采集的声音中甄选出八种类型,内置于现场的老物件中循环播放。这是中国美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场所空间艺术工作室首次在公共艺术中使用声音场景作为艺术语言。
这些声音与国内一、二线都市的喧嚣不同,在江南采集的声音充盈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满载着故事与记忆,特定的场所感很强烈。无论是老物件群落还是声音场景都是江南土地上,在时间长河中谱写出的一曲曲娓娓乡音。
△ 学生仔细端详已经不再使用的各种纸质老证件
△ 观展学生对播放的声音场特别好奇,蹲下认真侧耳倾听
创作团队还特地定制了一个篷区展厅,将调研时学生们拍摄记录的摄影作品悬挂陈列出来,引起了附近居民的驻足品评。他们没想到自己的家长里短、琐碎日常也能成为艺术,照片中的人和场景在这样仪式化的展示中变得熟悉又陌生。
03
江南娉婷,孩子笔下想象另一种可能
这次公共艺术活动现场还邀请了近三十名小学生画家前来参与,他们兴致勃勃地参观、倾听、触碰并讨论了展览的物件后,也用画笔画下了自己被启发的家园理想。江南这片土地正在经历发展、升级、新旧更替,孩童无疑将会是新历史的经历者和创造者。
△ 石玩玩与作画的小朋友进行交流
小朋友们的创造充分体现了地方再想象这个主题,他们是在地人群的一部分,彰显出当地最鲜活、多彩而美好的一面。
04
用艺术保留记忆
中国美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场所空间艺术工作室通过这次《艺术介入城市升级》驻留计划,在常德进行实地考察,成功完成了一次公共艺术社区行动计划。借助展览活动,搭建了一个对话平台,与沅水右岸的居民沟通、对话并互动,从而激发再想象,希望让每位普通个体都能绽放他们朴实生活中的智慧和光彩。创作团队认为,对多元声音的关注与尊重,是一个城市品质提升的最好体现之一。
十年乃至三十年后,这片土地的容貌将会焕然一新。旧貌不在,生活的痕迹与集体的记忆也行将消失。但,这次中国美院场所空间艺术创作团队的社区艺术计划及后续的成果恰恰是为了留存这个地方独特的历史和文脉,留存曾经生活在这方水土上特定人群的生活印记,从而让艺术承载土地的故事和集体记忆,丰富城市文化艺术的景观,让城市的文脉和精神得以传承。
△ 中国美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场所空间艺术工作室成员
从左至右:林宣衡,俞宗成,施清瑶,潘泽青,黄鑫,杨宁,牟嘉欣,石玩玩,赵明,王梓梣,姚佳丽,陈菲,杨维珊,洪怡,曹云子,梁景尧,安百振
/
潘泽青、曹云子
“未曾说出口的话,也许有天会大白天下”
材料:粉笔、废弃外墙
潘泽青和曹云子拿着粉笔在墙壁上书写着一些话语,这些句子都来源于在废楼中偶然捡到的日记本,日记本的主人应该是一名高中生,本子里写满了主人私密的内心空间,日记中提到了很多人,有亲密的好友,有喜欢的男生……但这个日记本最终却与搬离的家一起被遗弃在此处。
“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然而痛心的是,还没来得及好好告别。”两位创作者选择用公共艺术的手法将这些心情与记忆公开。
/
施清瑶
“我知道一切终将消失不见,可我还是想留下些什么”
施清瑶在废墟中选择了一间还未完全拆除的房间,把房间收拾干净,从废墟里扒出的沙发、靠枕、砖头堆砌的茶几被重新精心摆置,墙壁上用马克笔画上财神爷、电视机、吊兰,摆上水果,贴上春联。一切恢复成家原有的样子。
时代的进步,让中国成为一个巨大的工地,这片被标注了红色数字的棚户区也正经历着拆除与重建。施清瑶的创作重塑了对旧生活告别的仪式感,告别旧家,然后体面地离开。
/
王梓岑
“就算家徒四壁也要保持风度”
形式:装置
材质:红釉砖、瓷砖
尺寸:80cm(长)*80cm(宽)*60cm(高)
王梓岑专心地用砖头垒一个沙发,一个欧式的沙发。他指着房间的建筑垃圾说,这些被扔弃堆积的废弃物很像坟墓,我用砖头将它们垒起来,成为一个个真正的坟墓,意味着埋葬、纪念与期待。
一个本该消失的东西却被拙劣地模仿出来,较于场景或物件本身更侧重的是它们所代表的状态。他希望在到过的所有地方都可以找到属于这个地方业已消失或即将消失的故事,然后以他的方式表现出来。
/
俞宗成
“废墟上的文字”
形式:照片、纸本
当身处拆迁废墟中,满目残砖断瓦,过去的生活与记忆被切断,不禁让人联想,当新的建筑建起来会是怎样的场景?当地居民生活会变得怎样?用文字表达情感是再平常不过的一种方式,俞宗成利用拆迁废墟上的钢筋和铁丝,组成文字的造型,将这些思虑与情感呈现出来:DISAPPOINT—原住民面对家被拆除的失落,HOPE——颤巍巍、依稀的希望。当这种最平常的表达方式被放置在空旷杂乱的废墟上时,形成了与环境的鲜明对比,与观者的对话。
/
安百振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形式:空间书写
安百振在调研中发现原住民对江南的感情与认同感很深,他们对江南的生活环境充满留恋。作品灵感来源于一次采访,安百振询问一位大爷对棚户区改造的项目怎么看?大爷有些激动地说,“什么棚户区,看看我们周围的土地,看看我们周围的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最后这句“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真实表达了原住民对这片土地的认同感,安百振找到当地的十个居民在他们生活的地方书写下这十个字。文字用闪光灯在空中书写而成,被相机慢镜记录下来。
中国美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场所空间艺术工作室在常德沅水右岸第一阶段的驻地创作到此暂告结束,让我们期待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艺术工作室带来下一场艺术“扰动”。
✰主题/Topic
《在场》创作分享与交流
常德鼎城区沅水右岸棚户区正在建设一座新城,目前的现状是拆迁与建设同时并举,整个区域正处在新旧交替的转换点。一座新城即将完全覆盖一片老旧的居住点时,怎样保存场地原有的些许记忆并将这些记忆根植于未来的新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艺术工作室以“艺术介入”之名,以“在场”的姿态,通过自身的创作实践来讨论和参与关于城市建设与旧城改造的当下命题。
⊙ 分享团队/Team
胡泉纯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艺术工作室主任)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艺术工作室
(工作室成员:曹磊、华成、张成浩、周璇、缑晴徽、吴知声、
刘童、张一冉、何国威、杨龙斌、梁家富)
让艺术介入常德,带动常德的城市升级,打造一个创意的常德、活力的常德,让常德成为新一轮城市升级代表城市。这,就是右岸国际艺术驻留计划最初和最终的期待。
策划&传播
蜂鸟传播/创造美好的流行
图文版权归江南城发所有
转载请联系后台 抄袭必究